-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 站内搜索:
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工作的重点任务。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民族复兴大业而作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经济形势,我们应在三方面集中发力,助推制造业顺利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服务能力、企业的文化信誉与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了企业的技术、质量和品牌。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政府是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提供者、维护者和监督者。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最大程度地提高市场效率、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活力,营造一个既尊重经济规律又重商亲商利商的营商环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各级政府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体现为国际产业分工,也体现为国内各地产业分工和配套,还体现为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跨国、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源要素整合,需要在改革开放及创新中搭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调动外企、民企和国企的活力,加快行业间、领域间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示范区和产业生态。跨国公司在全球大规模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不仅提供先进的制造产品,而且还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实际上很多跨国公司已经从传统生产型制造转向新兴服务型制造,其主要收入来自服务部门,而将不少制造环节外包出去。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尊重市场选择
制造业发展是一个产业不断更迭,产品不断更新和企业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过程,这种新陈代谢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产品不断淘汰旧产品的过程。那些积极适应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企业,不仅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更成长为全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集团。此外,也有不少经营理念落伍、产品更新滞后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市场选择。过去几年出现的“僵尸企业”,不符合市场选择的经济规律,不符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国家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企业破产清算重组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必须重视改革创新并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去20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终端深度融合,催生了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模式。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交流方式,形成许多新的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新经济的弄潮儿。未来20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科技可能会再次催生新组织形式和新产业集群形式,不断重塑全球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完善创新体系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开放的创新环境与协同高效的研发体系,需要制度变革的支撑。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以及制造产品和专利技术的主要提供者。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必然是开放体系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市场驱动下的创新,需要制度性的变革,关起门来不可能有创新,也不可能有未来。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外企、民企和国企公平竞争、良性竞争,互相促进、合作共赢。我们必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专利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向发达国家看齐 ,并尽快走到世界前列。此外,随着中国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批又一批海外学子学成归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研发创新中坚,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企业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说,没有外企、民企和国企的竞争合作,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制造业技术创新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是要建立适应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体系也是一种高度开放、依托市场竞争、全球性的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必须尊重和服从国际规则、技术和标准。我们支持中国企业和机构走出去,积极参与其他国家机构和企业主导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也支持国外机构和企业来中国按照国际规则建立面向全球和亚太市场的技术研发平台,更欢迎国外机构和企业来中国按照国际规则参与中国企业主导的共性技术研发创新体系。过去10年,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出现了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主导的技术研发平台;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美的、三一等民营企业也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创新平台。
(来源:《旗帜》杂志2019年第2期;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编辑:王楠 送签:张莉 签发:张莉 )
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