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 站内搜索:
三门县“建‘廉’盟、固廉行、树廉风”深化清廉机关建设
近年来,三门县围绕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清廉建设高地的要求,把清廉机关作为清廉单元“第一方阵”,在全县72个机关单位中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持续净化机关政治生态。通过有力创建,县行政执法局等6家单位获得市级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等荣誉。
坚持共建共享,系统联动建“廉”盟。把清廉机关建设与机关党的建设结合,与全县中心大局结合,与各单位重点工作结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构建清廉机关“廉”盟,共绘清廉画卷。一方面,突出党建领航。结合县机关党组织党建联建,由县直机关工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相关纪检监察组分片推进,立足被监督单位特色,通过“一家主办、盟友参与、清廉共建”,形成“活动联办、资源联享、亲清联抓、品牌联创、队伍联建”的清廉机关“廉”盟。如结合县公安、海事、边检、渔港等18家单位组建的 “蓝海红心”党建联建,嵌入式开展“初心教育”、专题警示教育,推动建立完善涉海部门联勤联动协作机制,打造党建共商、服务共推、亲清共创的“廉”盟。另一方面,实现单元共建。挖掘共性特征,采用“单元+单元”“机关+系统+行业”等模式形成联建格局,推动单元共促建“廉”盟、行业链上建“廉”盟。例如,今年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清廉机关与清廉企业联手共进,建立以“涉企人员勤廉执行力”“涉企科室勤廉运行力”“涉企部门勤廉管控力”为内容的“勤廉三力”指数评价体系,健全完善“4+N”政商交往指导清单,组建“廉情指导团”“清廉直通车”等,制发“四色”廉情卡和《清廉民企建设制度参考文本》1000余份,推动干部“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坚持“制”“智”共治,源头管控固“廉”行。把清廉履职作为清廉机关建设的“主攻点”,以“制治”“智治”提升清廉“管控力”,增强干部“免疫力”。一是健全机制促规范。通过清单明廉、专题评廉、日常督廉、档案存廉、年底考廉、数智护廉的“六廉环”机制,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季度专题例会指导制度,以“一季一清单、一季一督查”,圈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键词”,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开好专题例会。发挥派驻“探头”作用,督促各单位建好干部廉政档案,常态化排摸廉政风险、动态化健全防控措施,并结合信访举报受理、日常监督检查等渠道开展廉政“体检”。制定《党风廉政约谈实施办法》和《廉政约谈工作手册》等,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勤提醒、早处置。二是聚焦重点常督促。聚焦“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探索“三重一大”和民主生活会监督制度,两项制度在全市推广。聚焦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开展“青春修廉”警示教育月等活动,通过线上“廉考”、“青年读好书”等9个“廉洁套餐”,引导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目前,共分级分批开展年轻干部警示教育会86场次,“书记上廉课”活动102场次,组织青年“廉考”3931人次。三是数字赋能强监管。推动各单位结合数字化改革,加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预知预警预控。例如,县交通运输局建设“e路通”农村公路协同管养应用,多维度指标数据计算出每条农村公路的养护绩效,实现考核和资金拨付公开透明,养护企业的管养绩效提高15%,每年节约公路管养经费约270万元。
坚持以文化人,营造氛围树“廉”风。一是丰富载体传“廉音”。培树“海天清风”廉洁品牌,开展“520我爱廉”清廉三门建设宣传月活动,展示“蟹小青”“蟹小莲”清廉三门IP动漫形象,17个单元协同参展“创意集市”,提升清廉建设影响力。组建“海天清风”宣讲团,并通过上廉政党课、讲廉政故事、看廉政影片等多样化方式,常态化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开展“新老互助传帮带”清廉机关创建等,通过老干部言传身教“传廉”,中年干部不忘初心“固廉”,年轻干部提升自我“修廉”,营造清廉氛围。去年以来,发放清廉口袋书、清风扇、清风卡等5000余份,微电影《扪心自问》等多部清廉作品获得省市荣誉。二是筑牢防线育家风。推进清廉家庭与清廉机关融合共建,培育优良家风。开展家风助廉系列活动,通过召开干部家属代表座谈会,向干部家属发放《“清风常伴·廉洁齐家”倡议书》和廉政教育读本以及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等形式,把廉政教育延伸到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进一步筑牢家庭助廉“防火墙”。三是因地制宜筑阵地。组织各单位打造清廉品牌,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走廊楼道等开展宣传,让干部群众抬头俯首间见廉、思廉、学廉、养廉。如沙柳街道党工委依托沙柳清溪“母亲河”,围绕“清明清心清溪水,亲民亲商亲干部”理念,打造“清亲沙柳”廉洁文化品牌。同时,县纪委监委、县直机关工委深入各机关单位,指导推进清廉机关示范标杆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清廉建设全域浸润。
( 编辑:王曦若 送签:王曦若 签发:赵品 )
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