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

图片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4年第8期

展现生生不息的文明古国

——读《自古繁华:人文百态与大国气派》

李攀
来源:旗帜网2024年09月18日10:07
文字缩放: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社会生活与文化丰富多彩。由北京日报理论部主编的《自古繁华:人文百态与大国气派》,从文脉、世相、丝路、远播、京韵五个篇章,以国内、国际两个视角,介绍了古代中国缤纷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中华文明的广泛影响,展现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百态、大国气派,对于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性把握,那么人文精神可以说是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文脉”一章讲述了古人的思想观念、德育培养、文化创造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等,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独特创造、文化魅力。

古人有很多价值理念流传至今,富有生命力。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多对社会政治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论语》中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中国历史上的“谏官”制度,都是我国历代文人士大夫强烈忧患意识的体现。古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大多通过家训来树立家风、传承家庭教育精华。因此,我国历史上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家训。如,《庭训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流传较广的家训著作,包含大量的家国情怀以及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道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家训传世、家风长存的传统。

笑话、谣谚、笔记都是中国史籍中的文体。在“笑话”一词产生之前,笑话类的文学作品早已经产生。先秦时一般附在诸子和儒家经典上,两汉之时附在史书上,《史记》中就有很多笑话。魏晋时期,笑话成为独立文体,《通志·艺文略》中载有《笑林》三卷。唐宋以后的笑话类作品多了起来,名称五花八门,如称之为“谐谑”“启颜”“解颐”等。明清时期则直接用“笑话”命名这一文学体裁,如《笑府》《笑林广记》等。谣谚,就是歌谣和谚语,反映着喜怒哀乐、社情民意。以谣谚入史,见之于《左传》《史记》《汉书》等。汉武帝提倡儒学以后,儒家典籍成为进身之阶,《汉书》中引用多首有关儒学和儒士的谣谚,借此可以看出儒学对社会生活产生的种种影响,如所引邹鲁地区流传的谣谚“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宋代笔记数量庞大,据统计,传世的宋人笔记有500多种,是一个很大的宝库。这种不拘一格的随笔记事文体深受大众喜好,上至宰相大臣,下至僧侣布衣,都撰写笔记。笔记保存了大量正史未记载的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珍贵资料,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社会生活多姿多彩彰显百态人生

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世相”“京韵”两章,很多内容涉及古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既有个性时尚的一面,也有抚慰心弦的烟火气,还有休闲娱乐以及人们很少关注的经济纠纷和生活难题等。

古人的生活面貌彰显个性和时尚。后人经常说“魏晋风流”,一定程度上说的是魏晋时期的奇人趣事、名士生活方式,反映的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奇风异俗。唐代的人们活得有个性得多,他们敢说自己想说的话,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孟浩然当着唐玄宗的面背诵自己的诗作“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遭到唐玄宗的反驳并被放还家乡;李白喝起酒来过于放飞自我,曾让当红太监高力士脱靴,也曾天子呼之不朝,杜甫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明代也爱追“时尚”,比如当时的“时样”服饰,明代最初使用的布袜以宽大为主,到了晚明转而盛行窄小,因为袜子窄小,又称“笔管水袜”。

古人的吃住透露着烟火气。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北方人食稻的机会不多,能经常吃到稻米的往往是富贵阶层。在清朝皇室和达官贵族食物构成中,稻米占有较大份额。乾隆皇帝喜欢食稻,达到了“无一日不食,无一食非稻”的程度。住房问题是古人面临的一件大事。以清代为例,相比于早期旗人得到朝廷保护,有国家分配的房子住,清代京官在住房问题上不享受朝廷补贴。除个别人由皇帝赐宅居住外,京官解决住房问题要么靠自建自买,要么靠租房。北京地价昂贵,一般外地来京的京官很难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购房,像人们熟悉的曾国藩,做京官多年,一直租房住。

旅游休闲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也有,不仅有乡村旅游,还有郊游。以明代为例,当时北京的普通百姓休闲旅游,活动半径限于城内和近郊,多选择近郊名山秀水之地,规模大,娱乐性强,而且女性在郊游活动中比较积极和开放,“都人好游,妇女尤甚……醉舞驴背,间有坠驴卧地不知非家者”,由此可窥一斑。

在明清时期,老百姓非常在意法律。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讼师非常活跃,诉讼率也日趋高涨。由于当时州县衙门收到的状子很多,州县官看不过来,就想出了限制状子字数的办法。

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产生深远广泛影响

“丝路”“远播”两章集中讲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容。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古人先后开辟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一些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物产、器物,甚至佛教等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向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辐射和扩散,并产生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我们的先辈不畏千辛万苦开辟出来的丝绸之路,联通中外,密切了中外经济联系,加强了中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许多历史细节和故事待后人挖掘。例如,有学者研究认为,在丝绸之路形成之前,有一条“玉石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所走的“丝绸之路”正是在“玉石之路”上拓展出来的。在丝绸之路上,曾经出现过一些特殊群体,如粟特人,主要活跃于汉唐时期,他们是丝路上的贸易担当,唐朝文化中吸收了大量粟特因素;又如“秦商”,号称行走丝路的“商帮之首”,在明初到清朝晚期,几乎垄断了整个南北布匹交易。

中华文化在亚欧地区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浩瀚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曾长期领先世界,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不仅影响到周边国家,而且影响到欧洲。在东亚,中华文化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文字和儒学。在欧洲,中国儒家文化受到法国启蒙学者重视,如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将孔子画像挂在家中,并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欧洲基督教的一神教专制。具有“欧洲孔夫子”之称的魁奈,几乎言必称孔子,对奉行儒学的中国文化和政治体制颂扬备至。另外,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明代中国作为东亚大国,以“不征”为基本国策,明太祖朱元璋将周边的15个国家列为不可出兵征伐的“不征之国”,明朝的其他统治者也将和平外交理念付诸实践,在东亚与印度洋地区建立了以各国官方认同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为世界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大国的风范与气派。

(来源:《旗帜》2024年第8期;作者单位:北京日报社)

( 编辑:刘琼   送签:刘琼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