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 站内搜索:
在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山西省作家协会(以下简称山西作协)不断强化党对文学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对标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文学全链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创新举措,完善体制机制,开创了山西文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建设三大平台,筑牢工作基础
大力建设山西文学博物馆。面对山西省文学类博物馆长期缺失现状,积极改造原办公场所,实现赵树理旧居转隶山西作协,一体打造山西文学博物馆。先后落实相关建设资金920万元,现已完成一期展陈并正式挂牌,成为展现山西文学创作成就的新窗口。
创新设立山西省当代文学基金会。山西省当代文学基金会为全国第三家文学基金会,机制健全完善,管理科学规范。目前已资助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周等多项重大文学活动。
率先启动“数智作协”信息化项目。该项目为全国作协系统重点启动项目,被列入山西省信息化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已完成项目全部招标和签约工作,确定了时间表、任务书,预计2025年12月完成整体建设,努力为数字赋能文学工作作出示范表率,为山西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赵树理故乡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的“树理小镇”。
实施四大工程,加快迈向“高峰”
作品提质工程。山西作协紧跟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时代主题,推荐的《将军和他的树》《和平》等多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相关创作计划和扶持项目,打造的《红色银行》《火山红,黄花黄》等24部作品被“山西省繁荣中长篇小说创作出版工程”重磅推出。联合中国作协、北京大学等在北京召开《古灵魂》《深山》等重点作品研讨会。一批作品荣获徐迟报告文学奖、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等50余种重要奖项。《县委大院》等一批作品被改编为广受欢迎的影视剧。
作家培养工程。建立健全作家服务培养机制,全方位用心服务杰出文学创作人才,支持阳泉落地建成刘慈欣科幻文学博物馆,发挥名家“名片”作用;持续建设文学名家工作室,发挥创作引领作用;宣传推介以“新时代文学晋旅”为主的中青年骨干作家,打造山西文学创作的中流砥柱;对普通基层作家,规范职称评审,采取签约、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创作水平,筑牢文学人才坚实基础。一支梯队整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传承有序的山西文学人才队伍日益成型。
扶持激励工程。首次举办“山西文学盛典·赵树理文学奖之夜”活动,指导临汾市设立西戎文学奖、恢复《山西文学》年度奖等,通过搭建奖项平台,不断提升作家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为加大文学创作扶持力度,组织工作专班,广泛深入调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山西省委宣传部正式出台《山西省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奖励办法》,逐步建立起影响广泛的文学创作扶持激励长效机制。
阵地建设工程。名刊建设方面,加强《山西文学》《黄河》《名家名作》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严格用稿流程,提升稿件质量,《山西文学》入选“2023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排行榜”。影视转化方面,积极发挥山西作家影视艺术制作有限公司作用,推出《名臣王琼》《浴血困牛山》等作品,收视成绩亮眼。新媒体建设方面,开设“山西省作家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升级现有官网,健全“山西文学”等已有微信公众号管理体制。组织建设方面,成立山西省报告文学学会,成立山西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专业委员会,积极筹建山西作家书画院、山西省网络作家协会等。
强化三个服务,助力改革发展
服务中心和大局。落实山西省委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发展工作部署,组织“践行伟大思想,书写黄河故事”“著名作家看山西”等系列采风创作活动。助力清廉山西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家风家教建设,组织创作《山西廉政文化丛书》《“走读山西”系列文化丛书》《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的红色家风》等作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联合《诗刊》社等举办第三届全国自然诗会。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联合打造赵树理故乡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马烽蹲点地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两个典型文学乡村等。
服务基层和作家。创新实施青年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作家、主席团成员定点联系基层、“作家回家”系列活动等。出台文学“直通车”制度,解决基层作者发表作品难等问题;通过繁荣中长篇小说创作出版工程等项目,解决作家作品出版难问题;联合鲁迅文学院首次在京举办鲁迅文学院山西作家高级研修班,大力解决基层作家培训难问题。
服务社会和群众。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活动,两年来举办文学公益活动300余场,建立读书驿站500多个,建成山西省直机关“读书吧”41个、“小作家成长营”11家,全省范围成立文学志愿服务队175支。其中,“新时代大讲堂”入选全省“十佳阅读品牌”,先后获得中国作协、中国科协等多项荣誉表彰。
(来源:《旗帜》2025年第2期;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 编辑:刘琼 送签:钟鸣 签发:林燕 )
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
